【文章来源:】 【发布人:现代艺术部】 【发布时间: 2025-04-27 09:55:07】 【点击量: 】
为深化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4月23日至24日,芜湖机械工程学校现代艺术部187名师生踏上景德镇这片“瓷都圣地”,开启了一场以“触摸瓷都文脉,感悟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深度研学之旅。学生们在2天行程中穿行于千年窑火之间,从皇家御窑到民窑古镇,从博物珍藏到亲手制陶,在历史与技艺的交织中感受中华陶瓷文明的璀璨光辉。
御窑博物馆:解码皇家瓷器的基因密码
研学首站走进御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层叠的红色拱形建筑群下,学生们透过明代御窑遗址的碎瓷残片,窥见古代“官窑制度”的严苛与辉煌。
中国陶瓷博物馆:纵览万年陶瓷史诗
在亚洲规模最大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学生们从新石器时代的陶罐起步,历经唐宋青白瓷、元青花、明清官窑,直至现代艺术陶瓷,系统梳理了中国陶瓷发展脉络。镇馆之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前,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学生们用速写本临摹经典纹样,带队教师现场开设“纹饰演变中的文化符号”微课堂,将专业技法与历史知识深度融合。
陶艺工坊:以手抵心传承匠人精神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学生们换上工装沉浸式体验制瓷七十二道工序。拉坯环节最考验功力,尽管泥胚在旋转中屡屡变形,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师傅鼓励道:“心稳手才能稳,修坯刀削去的不仅是多余泥料,更是浮躁之气。”
浮梁古县衙:从“瓷政”看古代经济治理
浮梁古县衙是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五品县衙。在“瓷税碑廊”,学生们研读清代浮梁知县督陶征税的文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更是将讲解技能融入到研学中,现场进行导游讲解技能训练。
瑶里古镇:在山水窑火间触摸瓷源
步入“瓷茶之源”瑶里,研学团队在明清商业街探寻“坯房”“窑房”遗迹,于瑶河水碓旁观摩传统制瓷原料加工。当得知高岭土正是因瑶里高岭村得名并影响世界制瓷史时,学生们在古樟树下展开“泥土与世界文明”主题讨论,地理教材中的“海上丝绸之路”在现实场景中变得鲜活可感。
此次景德镇研学之旅,将课堂延伸到历史文化现场,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通过近距离接触陶瓷文化,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更激发了传承和创新传统工艺的使命感。未来,芜湖机械工程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多样化的研学实践活动,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