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   安徽省示范教师培训机构

以“荔枝”为媒,让思政课照进生活

【文章来源:】   【发布人:教务处】 【发布时间: 2025-11-05 10:38:07】   【点击量:

以“荔枝”为媒,让思政课照进生活

为了让思政课堂紧扣时代脉搏,又能贴近中职学生的生活实际、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需求,芜湖机械工程学校王欣悦老师的思政课堂上,通过电影《长安的荔枝》介绍,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思考热情,也拉开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的序幕。

图片1

课堂伊始,王老师并未直接切入理论,而是以电影《长安的荔枝》中“荔枝难运”的典故为引子,自然过渡到“深圳荔枝节”这一现实案例,让抽象的“联系”概念有了具象载体。围绕深圳荔枝节,她层层拆解:从荔枝种植需要的气候、土壤,到采摘后依赖的物流、冷链,再到节日背后带动的旅游、文创产业,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直观呈现“联系的普遍性”——世间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同时结合“荔枝无法凭空生长”、“物流离不开交通网络”等细节,强调“联系的客观性”,让学生明白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非主观臆造。

图片2图片3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联系的条件性与多样性”,王老师设计了递进式提问:“同样是荔枝,为什么在深圳能成为节日符号,在其他城市却未必?”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逐渐领悟:联系的建立需要特定条件,且存在直接与间接、本质与非本质等多种形式,比如荔枝既可以直接作为水果食用,也能间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图片4

课程结束后,多位思政教师围绕这堂课展开研讨。大家充分肯定了“以时事电影导入、用现实案例支撑”的教学思路,认为其打破了理论课的枯燥感,让中职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哲学原理;同时也从“增加学生实践环节”、“结合机械专业特色设计案例”等方面,为作为新教师的王老师提出优化建议,助力其进一步提升课堂感染力与针对性。

这堂思政课以小见大,用“一颗荔枝”串联起历史与现实、理论与生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普遍联系”的哲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用联系的眼光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中职思政课的创新教学提供了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