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   安徽省示范教师培训机构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试论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文章来源:】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 2018-06-21】   【点击量: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试论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谈《中国教师报》第642期教育家15版“教师核心素养有哪些”的启发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稳步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改变,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迎来的新的挑战与机遇。笔者依据教育部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职业教育规划)和精读《中国教师报》期刊“教师核心素养有哪些”中专家、学者文章后,启发如下:

一、教师要以立德树人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石彦伦在文章中提出“教育改革关键要看教师,好教师要守好自己的底线,在师德、师心和师能上建立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笔者所在的一所学校是县域中职学校,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弱势群体,普通高中学生眼中的失败者,大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生性格孤僻、缺乏自信、自以为是等心理现象。作为中职教师,师德显得尤为重要,要尊重学生,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教师要以生为伴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谈到“好老师”的4个标准,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和要有仁爱之心。笔者所教授对象为中职学生,他们的身上被贴上很多的硬标签,如坏学生、差学生、没有教养的学生等别称,致使他们不愿意与人沟通,从而现象越演越烈,最终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作为中职教师,不能将“四有”好教师作为口号,要落地、生根、发芽。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并能够利用互联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课间之余,经常同学生交心,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真正让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教师要根据所在教授学段给自己定好位,如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要将自己定位于父母,初中教师要将自己定位于教师,高中教师要将定位于朋友,这样一来,我们在教授不同学段的学生时,就会得心应手。

三、教师要以情驱动

教育的真谛是爱。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优秀教师通过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达到了极佳的育人效果,但还有不少教师,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教师在“爱”的教育方面严重缺失。导致的原因有:一是,社会地位不高,低于普通教育;二是,成就感不足,无法出教育教学成果;三是,倦怠感严重,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笔者认为,上述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但更多地还是教师的主观因素使然。作为教师要热爱我们的职业,更要爱我们的学生。面对中职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学龄段特点,让其“喜欢你”,即学生对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教师的技能水平所崇拜,再让“爱”的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形成“以情驱动”、“以爱驱育”良好教育态势。

四、教师要提升信息素养

2015年5月,国家教育部在山东青岛顺利召开第二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他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握“互联网+”潮流,通过开放共享教育、科技资源,为创客、众创等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公共服务。要推进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形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云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笔者认为,从国家层面如此重视教育信息化,因它是大势所趋,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同信息技术相融合,方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目前,中职学校教师信息素养普遍较低,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第一,增强教师信息化意识培训;第二,加强教师信息化运用培训,如MOOC、翻转课程、微课、快课等新型软件的制作与应用;第三,打造教育信息化大平台,信息平台中包含基本信息、教学评价、成长档案、课程资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微课)等内容;第四,建立健全信息化运行机制,保障信息化平台正常运行。如此一来,信息化平台将会成为共建共享、资源丰富的智慧平台,受益的将是一线教师和全体学生。(季晓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