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专题首页 > 建设项目 > 名师工作坊 > 滕德虎(计算机应用)工作坊
三年建设规划
【文章来源:计算机应用名师工作坊】 【作者:滕德虎】 【发布时间:2016-06-23】
计算机应用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规划
根据《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评估验收办法》和《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专业和工作坊成员具体情况,制定滕德虎计算机应用省级名师工作坊三年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指导,加强课程建设,坚持教学改革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队合作、互助提升,有效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在校长室领导和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坚持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为平台,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坚持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坚持考核评估,强化制度管理,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开展研究活动。
三、主要目标
1.工作坊核心成员知识、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职称达标,团队资源共享、互助协作,有效提高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2.工作坊目标明确、制度完善,经费使用规范并发挥良好效能,有效促进个人发展。
3.领衔人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争创更加丰富的教学成果。
4.工作坊注重学生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开展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5.工作坊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通过研究实践,取得优异教学、科研成果。同时,积极改造计算机专业应用专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渗透创客教育,打造地方特色专业。
6.工作坊实施“领雁工程”,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同时自我提升,争取获更高级别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称号。
7.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争取年技能培训100人次以上。
四、建设意义
1.建设背景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为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培养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和信息处理等操作或产品销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其核心课程主要有办公软件和常用工具软件、数据库应用与编程基础、图片处理与多媒体及网页制作、硬件维护与网络管理等。主要就业岗位有多媒体制作、办公文员、网络管理、硬件维护与销售、数据库维护与管理等。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全国各地非常普遍,长期以来为企业培养了大批计算机基础操作人员,为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更加广泛,成为人们工作、娱乐、生活和学习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也促使人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大大提高,其核心课程的知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就业需求,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需要改造重生。
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方法主要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任务驱动法,并逐渐形成了项目教学法,其中已经包含了“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的先进理念。但是,该专业在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践方面还需要开展探索实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建设意义
芜湖经济开发区设有机器人产业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未来经济产业规划中,机器人产业将打造为芜湖地区的支柱产业。
坐落在繁昌经济开发区的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设有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增材制造产业孵化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优厚的扶持政策。目前,产业园已进驻安徽恒利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蓝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名优企业,成为华东地区最大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是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中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立项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是学校的老牌专业,也是芜湖市品牌专业和质量提升工程中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专业。学校将抓住质量提升工程这一难得机遇,着力打造计算机应用专业,争创省级品牌专业。
因此,计算机应用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加强专业改造,渗透创客教育,逐步增加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单片机开发技术应用和机器人开发技术等基础课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培养,高度契合了区域产业和学校事业发展,重合了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规划,为形成本土化专业教学研究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炼经验成果,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主题。
五、阶段任务
通过细化,工作坊建设的主要步骤和阶段性任务如下:
年度 | 步骤 | 阶段性任务 |
2016 | 1 | 按要求组建团队 |
2 | 制定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建设方案、管理制度和个人发展规划 | |
3 | 置全研究设施设备,建立工作坊信息化平台 | |
4 | 专业改造:单片机应用开发,并申报专利 | |
5 | 市级课题VFP教学研究和NIT教学模式研究开题 | |
6 | 校级课题:学徒制实践研究开题,申报省级课题:中职创客教育实践研究 | |
7 | 举办市级培训讲座 | |
8 | 注重成果推广,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和文明风采大赛;努力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和三优评选;积极发表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和发明专利。 | |
9 | 开展社区技术服务 | |
10 | 举办市级示范课 | |
11 | 社会培训、技能鉴定100人以上 | |
12 | 团队共同培养10以上企业技术骨干 | |
13 | 成员年度考核合格、师德考核优秀 | |
2017 | 1 | 校级课题: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2 | 校级课题:校企合作实践研究开题 | |
3 | 合作案例力争在省级会议上交流 | |
4 | 成员每人承担一项课程建设任务:VFP课程、单片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NIT教学项目、对口升学技能考核项目资源建设,外聘老师承担机器人课程建设 | |
5 | 注重成果推广,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和文明风采大赛;努力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和三优评选;积极发表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和发明专利。 | |
6 | 开展社区技术服务 | |
7 | 举办市级示范课 | |
8 | 社会培训、技能鉴定100人以上 | |
9 | 团队共同培养10以上企业技术骨干 | |
10 | 成员年度考核合格、师德考核优秀 | |
2018 | 1 | 校级课题: 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开题 |
2 | 校级课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与评价研究 | |
3 | 一名以上成员提升更高级别骨干教师 | |
4 | 三名成员结对指导青年教师 | |
5 | 注重成果推广,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和文明风采大赛;努力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和三优评选;积极发表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和发明专利。 | |
6 | 开展社区技术服务 | |
7 | 举办市级示范课 | |
8 | 社会培训、技能鉴定100人以上 | |
9 | 团队共同培养10以上企业技术骨干 | |
10 | 成员年度考核合格、师德考核优秀 |
六、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强化督查、责任到人。繁昌县成立中职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成员为县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主要领导,统筹对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指导、督促。学校成立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为刘琳副校长,副组长教务主任潘芬,成员为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对名师工作坊建设进行指导督促和统筹安排。
2.学校制定了《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芜湖机械工程校园建设规划》、《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芜湖机械工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和《芜湖机械工程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管理规划方案》,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名师工作坊建设。
3.工作坊建设经费由省级、市级、县级配套拨付。预计2016年投入3万元,2017年投入3万元,2018年投入4万元。宽裕的建设经费是工作坊成功建就的重要基础。
4.建设过程中,工作坊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学校领导组督促指导、统筹安排;上级教育、人社、财政部门联合考核评比、验收评估、追责问效。层层督查管理是名师工作坊成功建设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