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德虎计算机应用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任务书

【文章来源:计算机应用名师工作坊】 【作者:滕德虎】 【发布时间:2016-06-22】

 

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

 

任 务 书

 

 

 

 

        项目学校(盖章):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          

项目名称:滕德虎计算机应用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

主管部门:           繁昌县教育局           

        所 在 市:              芜 湖 市              

        填表日期:         二一六年一月九日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制

安徽省财政厅

2015年11月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滕德虎计算机应用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

项目建设起止年月

2016.3-2019.3

 

学校名称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

学校网址

www.whjxgcxx.com

通信地址

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迎春西路900号

邮    编

241200

学校性质

公办

主要负责人

王心良

办公室

电话

0553-7878101

手    机

18955311961

电子邮箱

255731253@qq.com

姓    名

滕德虎

部门及职务

招就办主任

办公室电话

0553-7870245

手    机

18949512699

传    真


电子邮箱

64720706@qq.com

二、项目学校简介(不多于1000字)[1]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社会各类培训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公办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合格职教中心”、“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示范教师培训机构”和“全国示范性电大教学点”,并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重点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和“安徽省重点专业建设学校”。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芜湖市文明单位”、“芜湖市平安校园”、“芜湖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芜湖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校园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训楼、信息技术楼、继续教育中心和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和学生食堂、校内实训基地等,并建有标准的400环形跑道运动场。学校拥有600余台计算机,数控、再制造、汽修、服装、园艺、电子电工、电焊等实训车间完备,教学设施齐全。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37人,技师以上职业技能等级12人,“双师型”教师55人。中职在校学生1665人(不含非全日制),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模具技术、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服装设计与工艺、园林技术等十二个专业,与多家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2”模式办学。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办“安全+特色”学校,育“健康+特长”学生,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三、项目建设背景与基础(不多于2000字)

1.项目建设背景

计算机应用专业,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政府为学校购买和分发计算机,并将计算机的配置标准化;政府制定有力的政策、策略并着力切实全面实施。计算机在每个国家具体的应用形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各国共同的趋势是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的工具,逐渐被整合到中小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之中,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素质,发展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国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流行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任务驱动法,并逐渐形成了项目教学法。

在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注重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过程中的问题的处理能力。受传统评价方式影响,目前国内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为主。由于专业测试软件价格昂贵,中职学校通常采用作品式甚至笔试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这无法反映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水平,严重违背了技能考核规则,评价既不公正也不客观,实在是无奈之举。

2.项目建设基础

1、基础设施

学校硬件条件优良,建有多功能图书馆,办公场所网络畅通,并建构了万方数据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利用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研发、编撰教材,并对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实施全面共享。学校实施了“班班通”工程,每一个教师和实训室都安装了投影仪,全校共有教学用计算机350台,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每7人1台,完全满足教学要需。

2、市场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多方面人才,如企业文职、网络维护、数据管理、动漫制作、图像处理等。本专业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充分满足计算机硬件设备维护和销售、企业文职与宣传、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以及网页、动画、图文处理等专门化方向的岗位群任职要求。

3、校企合作

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创建了几十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制定了完善的实训实习制度,并严格执行。从校企合作到订单培养,教学模式不断改革。

4、师资条件

我校信息技术专业专任教师13人,其中信息技术专业中学高级教师5人。专业专任教师与本专业在籍学生之比为1:20。专任专业教师本科学历为100%,高级职称25%以上,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80%以上;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技师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中级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40%以上。省级专业带头人滕德虎和县级专业带头人解军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本专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名,占专业教师比例20%,其兼职教师为校企结合的桥梁,通过校企合作协议与合作方案进行管理,并实施有效教学。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5、资金保障

学校一贯重视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建校六年来,先后筹建九个计算机普通和专用机房,并完成“校校通”建设工程,总计投放资金近200万元。资金投入是本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四、项目建设目标及预期成效

1.项目建设总目标

工作坊制定明确建设规划目标和完善的制度,并职责到人,有效促进个人发展。工作坊经费使用规范并发挥良好效能。

工作坊领衔人要继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争创更加丰富的教学成果,积极参加或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教学成果奖评比,争取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工作坊五名核心成员知识、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职称达标,团队资源共享、互助协作,有效提高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注重学生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推行“做中学、做中教”,团队成员必须承担课题研究,并取得优异教学、科研成果。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期内,争取建成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将计算机应用专业打造为省级示范专业。实施“领雁工程”,工作坊成员结对指导一名青年教师;争取一名以上团队成员获更高级别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称号。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争取年技能培训300人次。

2.分年度建设目标

年度步骤建  设  目  标20161按要求组建团队2制定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建设方案、管理制度和个人发展规划3置全研究设施设备,建立工作坊信息化平台4专业改造:单片机应用开发,并申报专利5市级课题VFP教学研究和NIT教学模式研究开题6校级课题:学徒制实践研究开题;申报省级课题:中职创客教育实践研究7举办市级培训讲座8注重成果推广,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和文明风采大赛;努力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和三优评选;积极发表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和发明专利。9开展社区技术服务10举办市级示范课11社会培训、技能鉴定100人以上12团队共同培养10以上企业技术骨干13成员年度考核合格、师德考核优秀20171校级课题: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2校级课题:校企合作实践研究开题3合作案例力争在省级会议上交流4成员每人承担一项课程建设任务:VFP课程、单片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NIT教学项目、对口升学技能考核项目资源建设,外聘老师承担机器人课程建设5申报省、市级教学成果奖6注重成果推广,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和文明风采大赛;努力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和三优评选;积极发表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和发明专利。7开展社区技术服务8举办市级示范课9社会培训、技能鉴定100人以上10团队共同培养10以上企业技术骨干11成员年度考核合格、师德考核优秀20181校级课题: 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开题2校级课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与评价研究3争创省级示范专业4一名以上成员提升更高级别骨干教师5三名成员结对指导青年教师6注重成果推广,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和文明风采大赛;努力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和三优评选;积极发表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和发明专利。7开展社区技术服务8举办市级示范课9社会培训、技能鉴定100人以上10团队共同培养10以上企业技术骨干11成员年度考核合格、师德考核优秀


3.项目建设预期成效

(1)领衔人业务精湛、教学成果丰富,具有较强管理能力。

(2)成员知识、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有较强的教科研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3)工作坊建设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制度完善、职责到位,经费使用规范;成员个人发展显著。

(4)团队完成5项校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和1项省级课题研究,成员每年至少发表一篇研究论文。

(5)每人承担一项课程建设,并完成相应教学资源建设,力争三年内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

(6)成员积极组织指导技能大赛,每年举办2次市级示范课。

(7)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社会技术服务,社会技能培训达300人次以上、为企业培养30人以上骨干技术人员。

(8)按要求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并取得一定成果。

(9)一名以上成员获更高级别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称号。

(10)学生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和理实一体教学效果显著。

(11)团队拥有一项以上发明专利并实现转化,产生较好效益。

(12)团队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奖。

五、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进度安排

重点建设

内容

2016

2017

2018

领衔人

组织工作坊建设

课题研究

专业升级改造

申报发明专利、教学成果奖

组织工作坊建设

课题研究

教学资源建设

组织辅导技能竞赛

组织工作坊建设

课题研究

组织辅导技能竞赛

团队构成

按要求组建团队

提升教科研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提升教科研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运行管理

制定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建设方案、管理制度和个人发展规划

齐全研究设施设备,建立工作坊信息化平台

完善机制建设

完善机制建设

效能发挥

开展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和VFP教学方法研究、NIT教学模式研究。

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和中职创客教育实践研究

VFP、单片机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及NIT教学项目、对口升学技能考核项目资源建设,  

开展学徒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研究

结对指导青年教师,

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

特色创新

为改造计算机应用专业做好准备

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渗透创客教育

总结创客教育成果

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含学校、主管部门及所在市制定的保障措施)

1.

组织

机构

学校成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为王心良校长,副组长为刘琳副校长,成员为学校各部门负责人,统筹对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指导、督促。

繁昌县成立中职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成员为县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主要领导,统筹对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指导、督促。

2.

支持

政策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芜湖机械工程校园建设规划》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管理规划方案》

3.

经费

投入

(含分年度投入预算及经费主要来源)

经费由省级、市级、县级配套拨付。2016年预计投入3万元;2017年预计投入3万元;2018年预计投入4万元。

4.

过程

管理

本项目2016年启动运行,学校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进度完成任务,上级教育、人社、财政部门负责对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项目的验收、评估、跟踪问效,上级教育、人社会、财政部门每年对省级名师工作坊进行年度考核评比,制定考核细则,对考核为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对考核为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确保省级名师工作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5.

其它

配套

政策


七、专家论证意见

该项目符合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坊建设标准,领衔人是省专业带头人,综合素养较高,近几年教学业绩显著,教研成果丰硕。团队成员知识、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教改意识,工作坊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工作坊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坊的规划合理、方案具体,只要按部就班落实,必定在教学上能起到领头雁作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经过专家组论证,认为该名师工作坊方案可、措施有效,同意申报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坊。

                       

 

 

 

 

 

 

                              负责人:                  年    月    日

 

(专家总人数不少于5人,其中行业企业专家不少于3人)

序号

姓  名

单位及职务/职称

手 机

签 名

1

龙飞

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信息技术工程师

13955358329


2

王恩金

美的集团芜湖厨卫电器有限公司网络工程师

18655300217


3

周积镇

繁昌博雅广告公司设计工程师

13305536488


4

刘永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主任

13955365964


5

程晓章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工程系主任

13505690766


 


八、审核意见

项目

学校

主管

部门

审核

意见

 

 

 

 

 

 

 

 

 

 

 

 

 

 

                                              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市教

育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审核

意见

 

 

 

 

 

 

 

 

 

 

 

 

 

 

                               

市教育局(签章)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章)   市财政局(签章)

 

                                      年   月   日

 

 

 



[1] 表格不够,可自行拓展加页。下同。


上一条:三年建设规划
下一条:无